指南在手,万事无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震撼发布
近日,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中提出的“统筹规划,分类施策,跨界融合,急用先行,立足国情,开放合作”原则,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全面开展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研究,加快标准制(修)订,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全面推广。
到2018年,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二、建设思路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按照“三步法”原则建设完成。第一步,通过研究各类智能制造应用系统,提取其共性抽象特征,构建由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组成的三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从而明确智能制造对象和边界,识别智能制造现有和缺失的标准,认知现有标准间的交叉重叠关系;第二步,在深入分析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综合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各维度逻辑关系,将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生命周期维度和系统层级维度组成的平面自上而下依次映射到智能特征维度的五个层级,形成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工业网络等五类关键技术标准,与基础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共同构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第三步,对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分解细化,进而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指导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立项工作。
(一)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1.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
2. 系统层级
系统层级包括设备层、单元层、车间层、企业层和协同层。
3. 智能特征
智能特征包括资源要素、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系统集成和新兴业态等五层智能化要求。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包括“A基础共性”、“B关键技术”、“C行业应用”等三个部分,主要反映标准体系各部分的组成关系。
(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包括“A基础共性”、“B关键技术”、“C行业应用”三个部分。(详情见阅读原文)
三、建设内容
(一)基础共性标准包括通用、安全、可靠性、检测、评价等五个部分
(二)关键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和工业网络等五个部分。
(三)行业应用标准依据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蒙特卡罗4740707网址是多少、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同时兼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优先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并逐步覆盖智能制造全应用领域。
(来源:工信部)